关键词 |
景德镇567老厂瓷 |
面向地区 |
关于“艺术瓷厂”的陶瓷美术家,有一份并不完整的名单,上面有:
毕渊明、章仕保、吴康、王小凡、叶震嘉、赵惠民、常兆新、涂菊清、潘文复、章亮、章文超、王隆夫、田慧棣、翟筱翔、沈盛生、徐焕文、邹甫仁、余文襄、叶冬青、陈先水、周湘甫、。叶震嘉、常兆新、邹国均、汪昆荣、吴元清、王一亭、王鹤亭……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可谓“家家抱荆山之玉,个个握灵蛇之珠”,各怀绝技。
随着30年,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成功创业家—企业家,随着经济的稳定,渐渐对过去的物品产生了浓厚的情怀!
恰巧“567瓷”的时代特点很容易打动现在的收藏群体,人民公社、大跃进等时期是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经历过的生活片段,落在陶瓷作品上的这些内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从而打动他们的收藏欲望。
景德镇瓷厂
时代的印记
它们,曾经贡献了“瓷都”景德镇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它们,是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四大名瓷”生产厂家的代表;
它们,生产的精美瓷器在封闭的上世纪50—70年代远赴海外;
它们,有着新中国“瓷厂”的美誉,却在90年代逐渐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