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考试紧张,原来是父亲太严厉
中国历来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在教育子女时,也主张丈夫扮红脸、妻子唱白脸,“慈母严父”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亲就变得很严厉,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好父亲,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然而,父亲太过严厉,也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出现各种身心问题。广州儿童心理咨询为您解读:孩子考试紧张,原来是父亲太严厉。
上小学的小敏是一个乖巧温顺的孩子,像所有乖巧的孩子一样,小敏也很敏感,爸爸妈妈稍稍有些生气,她就变得乖乖的。小敏的爸爸妈妈也为自己有个这么乖巧的孩子感到自豪。
但刚进入初中,小敏就不想上学了,成绩下降了很多。爸爸妈妈刚开始怀疑孩子是不适应,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一个上学期下来,孩子的成绩下降的太严重,小敏也是整天闷闷不乐,也越来越不愿意说话,心思重重。爸爸妈妈也开始着急了,问孩子,孩子也说不出什么来,爸爸妈妈担心小敏是不是抑郁了。
经过咨询评估,小敏确实有一点抑郁,但这种抑郁并没有达到抑郁症的程度。那么,小敏感到抑郁的是什么了?原来小敏的爸爸对于孩子的习惯的养成是非常看重的,有一次,小敏因为马虎做错了一道数学题,爸爸就要求她把所有的数学作业重新做十遍,为的就是让小敏记住教训,避免下次再犯。还有一次,小敏考试得了95分,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告诉爸爸,没想到爸爸不但没有表扬她,反而说:“为什么还差5分?怎么没得100?” 小敏觉得很难过,尤其是当看到好朋友佳佳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时,更是羡慕不已,她不明白,为什么佳佳没有她的表现好都能够得到夸奖,而自己却只能受责备,常常为此感到郁闷。
小敏觉得爸爸是好爸爸,爸爸也是希望自己好,但自己不争气,总是做不好,对自己很失望。考试的时候想考好,但总是会出现错误,小敏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把小敏内心的想法和感觉告诉小敏爸爸时,小敏爸爸吃了一惊。他一直认为对孩子要求一定要严格,如果从小不严格,长大后就会没有规矩。学习也是如此,小学的基础没打好会影响今后的更好发展。他没有想到小敏会这么想,还以为孩子是不想学习了。
规则确实需要从小建立,学习习惯也需要从小养成,小敏爸爸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建立和养成,严厉苛责、一味的纠正并不是的方法。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和肯定,孩子更是如此,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的推动力。当孩子的良好行为被肯定时,他们就会倾向于再次表现这些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家长的赞扬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喜爱、认同和接纳,这不但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忽视孩子的不足,过度赞扬同样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所谓“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就应该肯定,做得不足的地方需要家长指出并帮助孩子改进。
孩子的自我认识正处于发展中,他们很多对于“我是谁?”“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该成为怎样的人”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与外界反馈存在密切联系,因为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客观评判的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他们对自己行为判断的重要标准就是他人的评价,尤其是亲近的人的评价,比如父母。经常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会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被喜爱的,反之,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批评,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没有能力的,不被喜欢的,进而导致自卑、怯懦、退缩等心理行为问题。因此,适当的表扬对于孩子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小敏爸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否定了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多次体验到挫败、沮丧、失落、自责等负面情绪,孩子虽然很努力但因为一直达不到爸爸的要求而感到紧张和抑郁。在咨询中孩子需要从过去的影响中走出来,用更轻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爸爸也需要适当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孩子心灵的呵护者,让孩子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温馨提醒
阻碍了见面,但阻止不了爱!在此特殊时期,听说吧心理咨询正常提供视频咨询、语音咨询的服务方式。
预约:,预约,1594831633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