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成都孩子厌学怎么办,济南孩子在家玩游戏怎么办,金昌不愿上学怎么办,陇南正规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
面向地区 |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2822
感谢你的提问!
目前心理学届对于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有一部分心理问题可能是对于环境压力源的适应性反应,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有些则是后天刺激触发的遗传性病理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
你提到的情绪失控可能是一种人格特质,比如冲动型人格、表演型人格;或是环境压力源过大之后的反应和反抗;也可能是情绪、神经、精神病性类的心理问题的行为表现形式,比如双相情感障碍等。
隔壁家小猿-08-16
老师您好,我之前也是高三期间因为过度贬低和自卑,自我怀疑,一遍的一遍自我难受,远离朋友很孤。这是考试焦虑还是抑郁。我一直是以为有抑郁。但没有治疗。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281
抑郁症本身是一个临床诊断标准,建议你就近前往当地的医院精神科/心理健康科或是精神卫生中心接受的评估和诊疗。心理咨询师是不具备诊断和处方资质的。
看起来你感受到自己有比较明显的否定自我价值的倾向。建议你可以特别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偏消极的自我评价转移到自己积极的目标和客观事实上,避免把负面的想法和情绪无限放大。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1个回答
Babini-08-12
监狱里面上班200天,抑郁情绪严重正常吗?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281
这样的情绪产生有环境的原因,但如果你因此觉得困扰,并且当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是家庭中,仍然无法跳脱出来,那它显然对你的社会功能造成了负面影响。
阿荟-08-05
老师,我也不知为什么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可能有抑郁症,有一段时间我因为人际交往的问题情绪低落,但是后来也就没有很难过,但总感觉自己看到抑郁这两个字心里就会有一些害怕,想请问老师有没有建议给我?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663
其实抑郁本身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状态,这背后可能是悲伤、愧疚、自责等各类负面情绪到达了一定程度之后引起的情绪低落的反应。而这些负面情绪本身也有非常多积极的意义,也是能体验对应积极情绪的前提。
“抑郁症”才是临床的疾病,但也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心理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全球范围内遭受抑郁症考验的患者约在2.64-3亿人左右。只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绝大部分人都能在几个月到两年左右康复,并没有那么可怕。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3个回答
PGozen-08-09
周老师您好,我自从高中抑郁情绪之后就感觉自己思维变慢了,和同龄人相比总是慢半拍,也不如小时候活泼开朗了,有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讲话,总是和别人聊着聊着,我就不说话了。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能通过什么方法疗愈吗?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1013
大部分心理问题也是有生理基础的,通常和多巴胺、五羟色胺等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调高度相关。建议你可以先就近前往当地精神卫生中心或医院精神科进行相关筛查、诊断、治疗。绝大部分抗抑郁类药物都能在4-6周稳定起效之后,有效提升脑内相关神经递质水平,起到改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注意力缺乏、兴趣缺乏等相关表现。具体治疗根据精神科医生相关评估及诊断,谨遵医嘱。
介于你提到了相对明显的思维迟缓的表现,生理基础相关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建议先就医之后再考虑其它干预方式。
网友AVzAZb-07-14
老师您好,我现在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工作枯燥乏味一眼看到头,不想谈恋爱不想加班写材料不想成家立业等等,想逃避现实世界但又不得不面对,这是不是抑郁症前兆?
刘聪文心理老师 -07-1537
情绪低落、兴趣缺乏都是抑郁症常见的表现。建议您可以就近前往当地医院精神科或是精神卫生中心寻求评估诊断。
某某某某人-04-13
老师你好,我今年高三,暴躁易怒,失眠易醒,对声音极度敏感,心情长期低落,莫名其妙哭,失去兴趣,没有动力学习,经常发呆 极度敏感警觉,怕黑,害怕晚上一个人睡觉,害怕会有人伤害我,害怕自己说的话得罪了别人。总是想以前被校园暴力的经历,对身边的人都产生怀疑不信任,我该怎么办?
刘聪文心理老师 -04-14259
特别感谢你的提问!
校园暴力的影响经常被人弱化,但事实上,它比任何成年以后的肢体和语言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负面影响都要严重且持久。
很遗憾你特别无辜地遭受到了这些,而那些伤害了你的人甚至可能早就忘了这些事,依然自在地持续他们每一天的生活。
其实社会中不公平,或是看似没有合理原因的事远不止于此,而遭受过校园暴力的人也远比想象得要多。你的提问相信也是很多其他人想问而不敢问,甚至不敢面对的事。借由你的提问,也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也有更多其他人是会给予信任和支持的。
而像你描述的现在的状态,能坚持高三的课业学业是特别不容易的一件事!
形成这样的状态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物进化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原先的创伤体验,你的大脑和身体为了保护你,自己提高了警觉性,确保你的安全。
但因为这个自动的保护机制本身在要面对学业要求的时候就显得特别不适应了。
因为像你描述的状况在主观痛苦程度上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我强烈建议你可以在监护人陪同下前往当地精神卫生中心或是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心理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
如果实在物质、精力、时间等条件不允许,相关医院的失眠门诊也至少能帮助你缓解因为睡眠问题引发的次级伤害。
在此基础之上,如果你学校有心理咨询师,建议你先向学校心理老师求助。
其次,你对声音的敏感可能也会让你对舒缓的音乐及听觉的刺激有更有效的反馈。你可以尝试在各大音频app或是小程序里找到“正念”或“渐进式肌肉放松”相关的音频,尤其是和自我能量或放松相关的主题。每天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跟着进行练习。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245
抑郁症相关测评主要以来访者本人主观表述的痛苦程度为主。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愿意主动表明自己的心理问题了,所以统计起来的数字会比以前的更高。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引起抑郁症的环境因素有所增加,包括现有科技时代背景下的人际交往压力增大、就业及长期职业发展压力、应试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就业环境之间的改变及适应压力等等。但相关原因目前都未经由现象学及社会学研究论证,更多的停留在推测阶段。
哈哈哈哦-08-01
是不是大学日子过得太好了?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244
心理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多方面的,包括每个人天生的人格特质、早期家庭成长环境、时代文化背景及现处环境压力等。其中,活的环境压力包括新的学校体系及学习方法适应、人际交往压力、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压力等等。
黑皮鞋先生-08-01
你好,你谈到得抑郁症,其原因都有哪些啊?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244
心理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多方面的,包括每个人天生的人格特质、早期家庭成长环境、时代文化背景及现处环境压力等。其中,活的环境压力包括新的学校体系及学习方法适应、人际交往压力、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压力等等。
椿湫。-08-01
老师,你好。我总感觉无聊,迷茫,对什么都提不上兴趣,莫名的感伤。甚至有悲观厌世的思想和轻生的念头。请问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241
你愿意在这里与我分享这一段心情就已经是求助路上重要的步了。由于问吧形式设置的限制,我无法给到你更具体的建议和帮助。
我会建议你寻求更个人的测评、咨询、治疗服务,让你能以更开心、放松的心情享受生活。你可以选择去以上医院精神科、心理健康科、心理咨询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治疗,或是在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
?παρξη-08-02
能不能通过观察,发现他人是否有抑郁症,孕妇的抑郁机率高,作为家人如何发现呢?谢谢老师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240
常见的诊断类自我测评网上也都能找到,包括SCL-90、抑郁自评量表、贝克抑郁测试等。产后由于激素分泌失调、严重睡眠不足、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身份认同问题等,的确容易引起俗称的“产后抑郁”。身边的人可以通过观察是否常有无故哭泣、情绪大幅波动或是烦躁易怒低落等来大致判断是否有产后抑郁的问题。这时候可以通过加强对产妇的积极关注、鼓励认同、帮助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等实现改善。
“产后抑郁”严重的情况下,产妇可能会对宝宝漠不关心、还会有自杀自残念头。这时就需要更有效的干预,包括以上医院的精神健康或心理科、及机构的心理咨询服务。
啊啊啊啊啊啊妈耶-08-01
不仅是 连高中生也是这样 是因为父母没有正确的指导 还是在孩子成长的某个特殊时期 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 在孩子迷茫的时候 应该读那些书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239
心理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多方面的,包括每个人天生的人格特质、早期家庭成长环境、时代文化背景及现处环境压力等。通常来说,在童年早期有稳定温暖的家人关注、在青春期左右形成稳定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在应对压力源时会有更高的抗压能力。可以参考Erik Erikson, Carol Gilligan等相关作者的研究和理论类的书籍,但一般的家庭教养技巧类书籍通常并没有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论证,而是主要依据作者本人的养育习惯,并不适用于每一位读者,因此不是特别推荐。
刘小黑亦称Franky-08-03
您好,我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状态,每天都有躯体化的不适,除了吃药运动散步,在我不得不工作的时候,请问我应该怎么平稳熬过去,谢谢您~
刘聪文心理老师 -08-0618
你好。其实看到“熬”这个字就能感受到你每一天生活中深深的痛苦和煎熬。即时被这样的障碍影响着,你还能积极地面对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我也很高兴你能在这里提问,把这个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说到具体建议的话,生活习惯上建议你可以每天额外补充B族维生素和鱼肝油,都有一定基本的抗压、缓解焦虑的效果,均衡的饮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想法上注意自己的化思维,一旦意识到自己想法消极的时候,尽早主动进行理性的调整。情绪和行为冲动应对上,除了运动和维持有效的社交支持之外,也会建议你可以练习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等等各类情绪放松技巧。
好朋友-07-13
就是我弟弟今年读高二了,我们这的学校是寄宿制的。一个礼拜回一次,每次回来基本都不会在家待很久,一放学回家打个招呼就会出去上网,家里人也抓了很多次,但是老是这个样子。而且对于游戏非常的痴迷,有时候玩手游根本都不睡觉,手机被家里人砸了很多次,他甚至在家里偷钱都会去买手机,还有出去上网,有时候家里晚上有事不回,他就会出去通宵打游戏。
请问这属于网瘾少年吗?还请老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