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这有利于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过八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还不严谨,因此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3.能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物理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操作。
【难点】
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五、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情况引发同学思考,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紧密。
环节二:建立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物、像。
设计意图:根据生活情境介绍术语,消除后期的语言障碍。
1.提出问题,猜想
,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其次,我会让他们大胆的进行猜想,他们可能会有各种答案:
(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大胆根据实际情况猜想,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激发他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兴趣。
2.设计实验
在这一阶段,我会让他们根据实验根据我们实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器材,因为我们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因此学生可能选择平面镜,那么我会根据平面镜的特点,以及我们要探讨的数据进行引导,平面镜无法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无法比较大小,让学生根据日常经验重新选择,后确定为玻璃板,而要测量物与像的大小和距离,则需要相同的蜡烛和一个刻度尺。
在实验设计阶段,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确定物与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经过学生的思维碰撞,能够得到基本的实验思路: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想了解更多教师招聘面试资料请登录 广东教师招聘网 gd.zgjsks.com
查看全部介绍